首页 新闻 图片 视频 报纸 广播 RSS
首页 > 新闻 > 新闻聚焦 > 正文

【标兵故事】姜楠:确立信仰 不断奋斗

作者:魏晓萱 来源:记者团 学生工作处 时间:2018-11-23 16:14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

这些要求在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姜楠,机械工程学院,本2014学生党支部党支部书记,2017-2018学年优秀学生标兵,获得五项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大四学年以91.14的平均分位居专业第一,并积极参与志愿、实践、科创、理论学习等活动。不仅个人成绩突出,其所在党支部也在她的带领下获评2016-2018年度学院先进党组织。

学习上,姜楠并不是那种一直遥遥领先的神级人物,大一的她经历过一段快乐但迷茫的时期。那时,她刚刚进入大学,接触了许多新鲜事物,也充满热情地加入了很多学生组织。与高中被严格控制的生活不同,大学在时间安排上更加自由,因此周末十点起床,考试前熬夜学习,考完试快速遗忘的状态在大一也变成了常态。第一学年结束时平均分74.78,专业排名40/55的成绩让她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准备改变自己。

大二,姜楠开始逐步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每天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上课认真做笔记,当天的内容当天复习,“这些事情看起来很普通,但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姜楠说。同时她还会补习大一没有学扎实的基础课程,虽然任务量大,但她相信每次少补一点,慢慢就会赶上。在备考方面,她将任务分散到平时,做到及时预习、复习,慢慢的,她从大一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到大二偶尔熬夜补习,再到最后大三、大四时已不需要熬夜备考。凭借着对优秀的不懈追求和勤奋踏实的学习习惯,姜楠最终在大四拿到了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成为了一名慢慢进步的真学霸。

现在回想起大一的生活,她表示相比于后悔,她更感激这段日子带来的收获,“人总要经历些什么才能成长,正是大一走了弯路,才让我决心采取措施,改变自己。我经常会在一个学期结束之后,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否数出一二条,是不是满意。我发现大一的我既拿不出好成绩也没有做好学生工作,这也是给我自己的一个警告。”问及成绩提高最重要的因素,她表示是自制力,一方面要靠自我督促,提醒自己不去做只会越堆越多。另一方面要靠外在的力量,比如整个宿舍约定一起上自习、早睡早起。“成绩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有的习惯发挥作用都需要坚持。”

姜楠在大四成为了党支书,对她来说,这份工作让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紧张又充实起来。姜楠会控制每一件事情所用的时间,抓住细小的空隙学习。除学生工作,姜楠还多次组织开展志愿活动,“不是从书上看到的,也不是从别人口中听到的,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来认识社会,让我觉得很有意义。此外,这是一个既被需要,又能够提升自身价值的过程,两方面的意义给我带来了动力。

“思想境界的提升很重要,通过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知道应该做什么。”姜楠在谈及经验时多次提到这一方面,并表示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自己认识的提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起初我认为这些内容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真正接触后,尤其是在入党之后,我越来越感受到它们的实际意义。一方面改变了我的思想,比如我对于机械专业的认识从就业前景好转变为了我要在这方面发挥优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是增加了我对社会的认识,通过了解国家政策培养广阔的视野、找寻努力的方向。同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国家政策的切实影响,因为家在农村,所以我真切的感受到了农村帮扶政策的巨大作用。”

四年学习生活的磨练让姜楠逐渐改变了心态,从接受安排到希望通过发挥自己的作用让事情变得更好,未来的她,将带着更大的目标,走向更宽广的路。

责任编辑:姚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