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大连理工大学2019届毕业生冬季大型供需见面会在刘长春体育馆举行。此次供需见面会以参会单位数量多、质量高、涵盖范围广以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现场深入交流等独特优势,有效拓宽了毕业生就业的选择空间,为毕业生提供了更优质的事业发展舞台。
据悉,本次大型供需见面会共有56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行业领域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等,招聘职位覆盖我校所有本科、研究生专业。参会企业中,既有中国建筑、中船重工、航天科技、电子科技、中核、一汽、鞍钢等重点行业集团,也有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为毕业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和更为广阔发展平台。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供需见面会共有208家东北企业参会,占所有参会企业比例近四成,同比去年大幅提升,吸引了大量毕业生投递简历,显示出学校着力引导毕业生扎根东北发展,服务东北振兴举措的良好发展态势。
虽然早晨一场细雨为本就温度不高的大连更添几分凉意,但与校园里萧索的秋景不同,刘长春体育场热闹非凡。在体育场外,许多撑着雨伞身着正装的学子在有序的排队,他们有的拿着自己的简历与同伴愉快地交谈,有的站在一旁有些紧张地默念着为面试准备好的自我介绍。会场内,数百家企业的摊位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学生们人头攒动,有的还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有的已经主动与到会的企业代表友好交谈,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向心仪单位投递简历,展现出大工毕业生优秀的综合素质。

会场内热闹非凡,人头攒动
据了解,这次冬季供需见面会需要大工本校学生持玉兰卡进行电子签到,并按次序排队入场。除本校学生外,外校学生也可前来参加冬招。
在这次冬招中,许多企业表示可以当场面试、当场签约、当场发offer。对此,多数同学认为这省去多轮笔试面试的环节,这无疑减轻了他们许多心理压力,也更能节约毕业期间紧张的时间。

毕业生们手拿简历准备进入会场
记者观察到,在这次活动中,除了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参加外,还有许多大一大二的学生。记者采访了一名前来参加供需见面会的王同学,她是本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的大二学生,她说自己来参加这次见面会是想为以后的就业了解一些情况,看看自己的专业与哪些岗位对口,以做好心理准备,“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王同学说。

毕业生在与用人单位企业代表交谈
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的负责人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了该公司的就业前景、就业环境,以及他们对于人才的需求。“我们这次主要想要招聘生产储备干部十名,设备储备干部十名和营销储备干部十名,除了设备储备干部只招男生外,其他两个岗位不限男女”负责人表示。
与往年不同的是,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在此次供需见面会的准备和进行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积极探索“互联网+就业”管理服务内涵,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优化就业工作流程,打造“一站式就业”管理和“指尖上的就业”服务平台。本次冬季供需见面会通过网络、微信等多种渠道进行单位信息及岗位信息全程发布与宣传,向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智慧的就业服务,受到了双方的欢迎和好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和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讲话精神,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学校积极实施“英才引导计划”,将“国家至上、事业为先”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贯穿生涯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全过程,引导毕业生“弘扬报国志,连理中国梦”,鼓励毕业生要有大视野、登大舞台、展大志向、做大贡献,主动传承大工红色基因,勇担兴校强国历史使命。
本学期开学以来,学校不仅积极邀请、协助用人单位进校进行招聘宣讲,还举办了“大工career讲坛”“求职工作坊”“专家一对一咨询”“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讲座及活动50余场。为广大毕业生提供了有力的就业服务保障,全方位、多角度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念,提高就业竞争力。